應付子女踏入青春期 父母應做的7個準備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9/05/14 17:21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28

分享:

分享:

輔導心理學家李紫燕表示,孩子因青春期產生生理及心理影響,父母可做7個準備,應付孩子在青春期受到的困擾。

為人父母,當然希望子女能長伴左右,享受天倫之樂。然而當孩子踏入青春期,不再與父母「糖黏豆」,甚至變得叛逆、性緒波動、不愛溝通,父母便以為子女因為長大了,性格改變是必然的事;殊不知孩子在另一邊廂,也因青春期而致的生理和心理影響而感到困擾,卻乏人問津,只能默默忍受。其實,只要家長及早自我準備,並於悉時尋求協助,可以化解很多難題,維繫良好親子關係。

根據心理學家艾瑞克森(Erik H. Erikson)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(亦稱為「人格發展論」),人格特徵可分八階段發展,每個階段如能發展成功,可獲健康心理成長,如過程受到障礙,不能順利發展,成長會出現心理危機。而每個階段都是緊扣、互相影響。青少年期屬第五階段發展,心理成長與危機為「自我認同VS角色混淆」。

意思是在這個階段,青少年需由自我認同獲得心理滿足,透過同儕團體、模仿對象發展人際關係。如過程順利,會發展出忠誠及明確自我觀念的人格特徵,有肯定的人生目標方向,獲心理健康成長。相反如過程受阻,生活會缺乏目標、經常感到徬徨迷失,成長過程中便會出現心理危機。女性和男性的青春期分別約為11至15歲和13至17歲,此時當家長發現孩子變得情緒低落、疲倦、失眠、很多小毛病(如頭痛、腸胃不適)、常自我批評,甚至染上不良嗜好等情況,便應多留意情況,悉時提供協助。

升中後性格改變

14歲的忠仔(化名)生於中港家庭,9歲才與媽媽從內地移居香港,可惜兩地教育程度不一,忠仔幾經努力也未能適應香港學習環境,升中後忠仔成績更是每況愈下,又經常發脾氣、走堂,不願上課,終日躲於房間打機,令父母相當憂心。輔導過程中,發現忠仔在學校經常被同學取笑,極少參與課外活動,每日放學便急急回家,出現社交焦慮,加上爸爸經常以打罵方式教導,令忠仔失去自信,形成自我形象低落及感到自尊心低。

經治療後,爸爸明白溝通的重要性,改變教養模式,多關懷忠仔,又與學校共同協助忠仔融入校園,後來忠仔結識了志同道合同學,享受校園生活。

青少年會於成長期間,學習正確的性教育及道德觀、學習處理問題、建立自我形象等,此時特別需要父母的協助,提供更多關愛和情緒支援,因此父母應及早準備好,成為子女的後盾,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渡過青春期。家長應做的七個準備:

1. 自我反思 : 回顧自己青少年的經歷,有助對子女產生同理心效應。調節管教模式及對子女的態度
2. 自我心理 : 處理自身負面情緒、壓力、心理障礙及心結,調節心理質素
3. 自我學習 : 及早認識青春期的變化,了解子女特別心理需要
4. 自我效能 : 增強親職的自信心,提升自我的勝任感
5. 親職責任 : 耐心教導子女,對子女有合理期望,願意支援他們的成長
6. 親子關係 : 學習如何與子女溝通及相處,減少衝突,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
7. 關注子女 : 注意子女有沒有負面情緒、扭曲想法及異常行為,及早識別他們壓力的來源及評估他們的心理狀況

有需要時,家長也應參與輔導及培訓,改善與子女的溝通技巧,學習評估子女的心理狀況,及早發現問題根源,了解青春期子女需要,加以支援。

輔導心理學家李紫燕

李紫燕 

輔導心理學家,於英國及香港進修心理學、護理學及取得輔導心理學碩士。曾於醫院及慈善教育輔導機構服務,更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屢獲嘉許。善於處理受情緒困擾個案及兒童的心理障礙。

撰文 : 李紫燕 輔導心理學家